公交廣告的發展普及,致使市民在乘坐公交的過程中,目光所及都是各種廣告牌和宣傳語。記者14日在聊城街頭采訪時發現一輛文藝范兒十足的公交車,廣告牌被手抄版的《三字經》所替代。
這輛文藝范兒公交車是聊城市區K3線路,由魯化集團站開往市公路局站,途徑聊城市區的主要干道柳園路和東昌路,日常乘客較多。
記者走上車發現,這臺公交車經過精心裝飾,所有吊環上面的廣告牌全部由一張紅色卡片代替,卡片正面是很萌的手寫字體抄寫的《三字經》,反面則是對正面內容的白話文解釋,內容大部分宣揚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
這趟K3公交車司機是一位高姓女士,高師傅告訴記者,這些吊環“廣告”是有她和這班車的另外一個駕駛員共同手寫完成的,還會定期更換。她說:“這趟車上沒有廣告,感覺能為乘客做點什么,把這個資源利用起來,就寫了《三字經》了?!?/p>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乘客,老年乘客對此大加贊賞,認為此舉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典范”,一位小伙子說:“感覺司機姐姐很可愛,看到這些手抄《三字經》感覺很窩心,很溫暖?!?/p>
記者手記: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文化藝術事業,特別是我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在時代的滾滾的車輪下或許漸行漸遠。去年八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對我們的宣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宣傳工作要貼近群眾生活中去,切實找準工作切入點,把握工作重點,切實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也就是說,優秀的文化能走進廣大群眾的生活,就是正確的宣傳方法;宣傳工作或唱高調、戴高帽,或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商業效果,群眾聽不進、看不下、記不住、接受不了,其實是失敗的宣傳方法。聊城“文藝范兒”公交的做法或許給我們的宣傳工作帶來些許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