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
聊城,春秋時期曾稱聊邑故名,一說因古有聊河而得名。*聊城是全國領導干部的楷??追鄙镜墓枢l。
*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聊城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著名的“江北水城”。
*聊城是“全國雙擁模范城”。
*聊城是“山東省衛生城市”。
*聊城是“省級園林城”。
*聊城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
政區人口
全市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轄8個縣(市、區),13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年底全市總人口566.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9.92萬人。男女性別比1:1.02。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5.09‰,人口自然增長率5.11‰。有少數民族43個,56785人。
聊城市位于北緯35o47’~37o02’和東經115o16’~116o32‘之間,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偯娣e8715平方公里,總人口557.5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數民族38個,約有6.73萬人。市境地處黃河沖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耕地面積553183公頃,人均耕地面積1.49畝。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干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2741小時之間,無霜期200天左右。聊城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東昌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省轄市臨清市,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16個村委會。
東昌府區,是中共聊城市委、市政府駐地。位于山東省西部,東依東阿縣、茌平縣,南接陽谷縣,西連冠縣、莘縣,北靠臨清。地處東經115°14〃—116°06〃、北緯36°16—36°42〃之間。全區轄10鎮4鄉和4個辦事處,總面積1245平方公里,人口97萬。
聊城開發區采用國際標準的組團式規劃模式,融合了國際上城市發展的先進經驗,形成了園區完整科學的規劃體系。
經濟概況
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27.6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6.32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14.56億元,增長24.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1.81億元,增長14.2%,三次產業比重為20.31:54.93:24.76。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7.38億元,比上年增長33.1%。實現財政總收入45.40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43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3.3%。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59.04億元,比年初增加48.14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19.38億元,比年初增加33.41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72.44億元,比年初增加45.54億元。
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208.58億元,增長5.8%。農業增加值116.32億元,增長5.9%。糧食總產327.2萬噸,增長11.9%;棉花總產10.8萬噸,增長55.8%;油料總產20.2萬噸,增長—11.6%;水果總產51.6萬噸,增長27.5%;蔬菜總產1020.5萬噸,增長3.8%。肉類總產52.52萬噸,禽蛋總產32.56萬噸,奶類總產3.98萬噸。水產品總產5.87萬噸,增長11.6%。全年造林34.75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20.7%。全市農機總動力911.26萬千瓦特,增長22.3%。
工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66.94億元,比上年增長23.4%。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4.04,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48家,實現增加值212.13億元,比上年增長29.9%。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92.75億元,增長49.9%;實現利稅69.84億元,增長49.7%。實現利潤42.99億元,增長44.5%。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78.77%,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實現產值6046465萬元,占全部工業的88%。
建設環保
完成基本建設投資174.63億元,更新改造投資23.51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25.13億元。資質五級及以上建筑企業105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381.35億元,實現利稅1.32億元,增長45.1%。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15個。
交通郵電
公路通車里程4570公里,公路旅客運輸量和周轉量2284萬人、171214萬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2.0%和13.0%。公路貨物運輸量1336萬噸、周轉量209638萬噸公里,分別增長16.0%和17.9%。電信業務總收入98073萬元,增長28.6%,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3911萬元,增長17.2%。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13.4萬戶,移動電話用戶91.8萬戶,互聯網用戶5.01萬戶。
貿易旅游
全年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32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城鄉商品交易市場431處。實現進出口總額5239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5.8%,其中出口36391萬美元,增長56.5%。新簽利用外資項目63項,增長29%;合同外資額19484萬美元,增長60.1%;實際利用外資16844萬美元,增長51.4%。主要旅游景點有東昌湖、光岳樓、山陜會館、宋代鐵塔、古運河、姜堤樂園、鳳凰苑科技觀光園、夢幻樂園、昌東公園、葡香園、鰲頭磯、馬頰河休閑度假村、武訓紀念館、肖城遺址、魯西森林公園、臨清運河鈔關、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曹植墓、景陽岡、海源閣、舍利寶塔、獅子樓、海會寺、古阿井、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范筑先將軍紀念館、傅斯年陳列館、季羨林先生資料館、武訓祠。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385.1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6.8%;實現旅游總收入18.72億元。
教科文衛
有高等學校2所,在校生2.91萬人,比上年增加萬人,中等專業學校9所,在校生2.01萬人,普通中學257所,在校生37.28萬人,其中義務教育學段在校生萬人;小學1230所,在校生40.21萬人。擁有各類科技人員人,其中從事科技活動人員人。共取得市(地)級以上各類重要科技成果108項。專利申請量504件,比上年增長34.7%;授權專利217件。擁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7個,公共圖書館9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0個,檔案館9個。擁有衛生機構337所,其中,醫院、衛生院184所,衛生防疫防治機構9所,婦幼保健機構9所。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1.06萬張,衛生技術人員1.48萬人,其中醫生5850人。有體育館3座。
社會生活
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2平方米。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0919元,增長1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66元,比上年增長14.5%;生活消費支出1711元,增長9.6%。全市(縣、區)企業養老保險參加人數24.47萬人;征徼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費38719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7.2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4.9萬人,城鎮實現就業再就業72056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8893人.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0919元,增長11.0%.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數為99362人;其中,城鎮56362人,增長-6.64%;農村43000人,增長13.15%。